![]() |
栏目导航 |
热点新闻 |
赤壁市: 以“融”为导向 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城 |
发布人:赤壁统战 发布日期:2023-05-11 阅读次数:次 |
赤壁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常住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25个,共计3745人。城市流动的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维吾尔族等,有143人。辖有1个民族乡镇——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为全省12个散居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近年来,赤壁市顺应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以“融”为导向,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深走实。
一是守稳主线,用心播撒石榴籽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灵魂。赤壁市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企业和学校为抓手,广撒民族团结石榴籽。在营里社区,为在赤务工经商的30余名流动维吾尔族同胞常态化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政策法规,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契合。自2020年12月培训班开班以来,累计培训500多人次。在边销茶民品企业,指导5家茶企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支持赤壁发展,积极吸纳各族群众就业,不断讲好各族群众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中国茶,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中的感人故事,为边疆地区持续稳定供应质优价廉口粮茶,赋予边销茶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协调边销茶企业向7家新疆烧烤店捐赠煮茶器及青砖茶,送上“一枝一叶情”,增进“鄂疆一家亲”。在全市各类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思政课内容,在蒲圻三小、赤壁镇中心学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二是丰富载体,用爱浇灌团结花 融合共生,石榴花开耀莼川。赤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注重发挥各族群众的智慧力量,不断为赤壁全域增光。在赤壁市一中退休体育老师、民族界别政协委员定爱珍的牵头组织下,拥有14名回族、1名满族、1名土家族队员的赤壁市水上义务救援队于2016年组队成立。6年多来,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防溺救援大讲堂”、水上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护、义务宣讲等志愿服务,累计开展防溺水救援宣讲142场,服务时长426小时,影响16万余人次,为增进全市民族团结、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去年10月,在该救援队基础上组建了咸宁市“红石榴”水上义务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赤壁经营两家新疆烧烤店的维吾尔族小伙克力木江·胡达拜迪,有感于民宗部门的“双联双促”活动,感恩赤壁这座包容之城让自己生活更美好,多次主动联系民宗部门要求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社区治理、儿童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在5月9日赤马港街道营里社区举办的“汇聚青春力量 激发使命担当”志愿服务活动中,他又主动邀约其他新疆和甘肃籍业主,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清河行动,个人全额出资,在活动现场为社区鳏寡孤独、失能老人捐赠50桶食用油。
三是建享文明,用情培育和谐果 真情架起连心桥,促进广泛交流交往交融,在各族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文明城市幸福生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中秋节,引导营里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和双语培训班学员一同包粽子,共庆传统节日,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符号。一位新疆籍学员激动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包粽子,通过包粽子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神奇,那么普通的食材,一旦组合起来,就能做出这么美味的美食。”学员克力木江表示:各民族人民就像这糯米在国家这大粽叶中紧紧抱在一起。不定期召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碰头会议,完善城市民族工作“八有”目标,稳妥处置利用宗教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制造族群对立等案事件,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为全市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
版权所有:赤壁市委统战部 | 技术支持:赤壁网 | |||
单位地址:湖北省赤壁市河北大道225号 | 电话: 0715-5350495 | 邮编: 437300 | ||